第(1/3)页 1991年秋,莫斯科的寒风如同西伯利亚的狼群,如利刃一样疯狂拍打着红场斑驳的砖墙。 克宫高耸的尖顶在铅灰色的云层中若隐若现,像是被岁月侵蚀的古老战戟。 街道上,身着褪色军大衣的人群排着望不到尽头的长队,他们裹紧衣襟,不停跺着冻僵的双脚,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的冰晶。 国营商店的橱窗蒙着一层厚厚的霜花,透过模糊的玻璃,依稀可见货架上零星摆放的罐头和用铁链锁着的肥皂,仿佛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珍贵展品。 李毅坐在京城四合院幽静的书房内,檀木桌上摊开着一摞足有半米高的毛熊联盟的经济报告,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批注。 钢笔尖重重划过 “计划体制僵化”“物资短缺率达 43%” 等刺目的字样,在纸面留下深色的划痕。 他起身走到悬挂着世界地图的墙前,墙上的地图已被岁月磨出毛边,却依然清晰地标示着毛熊广袤的版图。 李毅握着红笔,目光如炬,在地图上依次圈出西伯利亚的茫茫雪原、里海沿岸的油田带、乌拉尔山脉的矿产区,每一个红圈都像是为即将到来的盛宴标注的坐标。 在他眼中,这些区域蕴藏的不是普通的资源,而是一座又一座等待挖掘的金山银山。 “叮铃铃...” 卫星电话尖锐的铃声突兀地打破了书房的寂静! 这个电话是为了李毅方便指挥北方的计划,国安那边特意给他配的,目前只能和个别几个人进行通话。 李毅快步走到桌前,按下接听键。 瞬间,兰心怡的声音裹挟着嘈杂的键盘敲击声从电话那头传来:“李总,莫斯科这边已经完成首轮布局。我们通过二十三家离岸公司,在能源、机械制造领域完成了 37 个项目的注资。” “不过,毛熊联盟政府对外资的审查愈发严格,最近新出台的政策要求所有外资企业必须披露详细的资金来源。” 李毅目光冷峻,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让蔡冰燕和丁灿加快星辰银行那边的揽储,记住,利息要比毛熊国有银行高出 5 到10个百分点,务必在半年内至少再吸纳500亿卢布存款。” “是!” “另外,告诉法务团队,准备好应对审查的虚假材料,要做得天衣无缝。” “是!” “那边政局怎么样了?”李毅再次问道。 “很糟糕!” 第(1/3)页